書中描寫作者陪伴罹患失智症的先生走過生命起伏的歷程,從無助、堅持到學會放下,呈現出照顧中最動人的力量也就是理解與陪伴。慧琦老師表示,這次閱讀活動不只是文字賞析,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,讓學生在面對未來臨床工作時,能以更溫柔、更有智慧的方式與被照護者相處。
學生葉芷伶分享:到正確的方法與合適的治療,能幫助我們與失智者建立良好的溝通。然而,更重要的是,我們需要以永不止息的笑容與耐心來陪伴他們。從失智者的角度來看,這個世界往往是陌生甚至令人恐懼的,若我們能理解這一點,便能以更柔軟的心去接納他們的情緒與需要。
李紘愷同學則深受感動地說:失智不是人生的終點,只是老化的另一條彎路。看到照顧者奮力奔馳在不屬於自己的賽道,只為了把心裡掛念的人拉回正常老化的路上,他們真的很勇敢。
翁立廷同學也分享了更深一層的體悟:照顧者不是控制者,而是協調者與理解者。我們不能只是依照自己的期待來塑造病人的生活,而要學習看見他們的需求與限制,進而做出尊重且適切的選擇。『不強求』不是放棄,而是一種溫柔的成熟,是接納現實、放過彼此的壓力。
林碧珠主任及慧琦老師表示:透過這次深度閱讀活動,學生們不僅學習照護知識,更感悟到照護關係中最珍貴的「人性溫度」。未來他們將把這份理解轉化為臨床實踐的力量,在每一次照護互動中,實踐「以人為本」的護理初心,讓愛與尊重成為照護路上最溫柔的光。在此也謝謝校長及圖書館館長,提供每人一本書:一份能讓人學會溫柔、學會感恩的禮物。在這寧靜的閱讀中,學生學體悟到關懷與感恩的真諦,並將這股湧動的暖流帶入未來職場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圖:學生專心閱讀 | 圖:學生專心閱讀 | 圖:學生專心閱讀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 圖:學生專心閱讀 | 圖:學生心得分享 | 圖:慧琦老師說明深度閱讀的目的 |






